- Oct 22 Wed 2008 08:25
史蒂芬金《莉西的故事》:幽暗秘密與愛之哀歎
皇冠即將出版
2002年史蒂芬金宣布封筆,但2006年他又狹帶兩部風格迥然不同的長篇創作捲土重來;一本是金迷熟悉的史蒂芬金式恐怖小說《手機 Cell》,另一本卻是帶著深沉傷痛的愛情故事。而這本出乎眾人意料的作品,正是《莉西的故事》。
《莉西的故事》之故事設定會令讀者聯想到《一袋白骨》。同樣以喪偶為主題,男或女主角都是作家,且故事舞台也都設在經常出現在史蒂芬金作品中的虛構城鎮—城堡岩(Castle Rock)。不過,《莉西的故事》無論是在故事精彩度及文學成就上皆大勝《一袋白骨》,大師在蟄伏數年後功力更顯純熟。
《莉西的故事》將時空場景切割後將片段重置,營造出破碎而不連續的懸疑效果。而就在讀者努力想要了解這篇故事究竟想要說什麼主題時,史蒂芬金卻提供了大量的夫妻生活瑣事與回憶,但他就是有辦法讓讀者讀得欲罷不能而絲毫不會感到無趣,且同時也不著痕跡的將大量的伏筆埋藏於其中。
- Oct 18 Sat 2008 11:08
麥可謝朋《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融合魔術及漫畫的奇巧史詩

皇冠即將出版
如果我說我從高中時代才真正開始看漫畫,恐怕許多人會覺得難以置信。當然啦,並不是說我在國小時代從來沒有看過《小叮噹》(如今已成了哆啦A夢)、《蠟筆小新》,甚至還在對推理/犯罪/恐怖/驚悚故事的耐受度還沒那麼高時被在診所候診區中的一本《金田一少年殺人事件簿》中的畫面嚇到,但我真正開始連續看漫畫單行本確實是從高中時代才開始的。正如同電影、小說等其他的故事型式,漫畫對我來說可說是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煩惱、壓力與苦痛的最佳藥方。
之前在理髮時,造型師瞥見我在看完無厘頭歡笑滿點的《航海王》(海賊王)後緊接著拿出一本融合黑暗、驚悚元素的推理漫畫,忍不住對我說「你看的風格也太跳tone了吧?」是的,這就是雜食性故事上癮症的我。
扯了這麼多,其時我要說的是就算是我這種這麼晚才開始接觸漫畫、且其實閱讀漫畫的量甚少的人,在生活中也仍脫離不了漫畫,和同學好友的交談及聚會中漫畫也是絕對不會出錯的通用話題。如今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傳播媒體的漫畫,你對它的發展背景瞭解多少呢?
- Oct 14 Tue 2008 11:48
繽紛精彩的跨界音樂歲末發行
雄霸當今跨界音樂樂壇的三大天后-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海莉(Hayley Westenra)與恩雅(Enya),不約而同的在今年(2008)的聖誕檔期發行最新作品,打破向來后不見后的場面。而近年來迅速崛起竄紅,聲勢驚人的天使女伶(Celtic Woman)也將發行CD + DVD新曲加精選。而其他跨界藝人如馬友友(Yo-yo Ma)與凱瑟琳詹金斯(Katherine Jenkins)等人也加入了這場令人眼花撩亂的歲末發行盛宴,更是令樂迷難以抉擇。
莎拉布萊曼參與演出的電影《Repo! The Genetic Opera》的原聲帶雖然沒有實體發行,但已開放付費下載。而緊接著在11/4,台灣也要和美國同步發行她的最新聖誕專輯《真愛永恆 冬之歌 A Winter Symphony》。在這張專輯中,莎拉除了演唱令歌迷期待已久的「Amazing Grace」等全新歌曲之外,也重新詮釋先前演唱過的歌曲如「In the Bleak Mid-winter」。台灣發行的是特別版,包含3首加收曲目及DVD。
- Oct 10 Fri 2008 15:40
小兒職能治療離站

搬家時,除了各式各樣的感覺統合器材與輔具之外,最多也最難打包及歸位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玩具了。
如果對OT不甚了解,大家可能會認為個別治療就是陪孩子玩,團體治療就像是幼稚園老師在帶活動。這可就誤會大了呢!
OT的核心理念就是藉由職能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對個案有意義,自己想做、有義務要做的活動)來增進安適感(well-being)與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QOL)。而從OT的觀點,孩子最重要的職能活動之一正是「玩」。玩可以促進孩子的動作、心理及社會發展,也是很好的治療媒介。
- Oct 08 Wed 2008 22:39
凱特莫頓《霧中回憶》

商周出版
《霧中回憶》是一本哥德小說(gothic fiction)。最近,我越來越喜愛這種可被歸類在廣義推理(mystery)中的文類。尤其近幾年來,同類型作品如《第十三個故事》、《維納斯的誕生》、《風之影》等皆大獲好評,使得哥德小說以嶄新風貌獲得全新生命力。
莊園、世家、醜聞、緬懷過往以及隱藏的秘密,這些在哥德小說中幾乎可說是永恆不變的簡單元素,總是能被不同的作者優美的譜成一曲帶著美麗哀愁的敘事曲。凱特莫頓的文筆洗鍊,今昔交錯的架構十分精巧,也將伏筆仔細的佈局。雖然讀到末尾,隱藏數十年的真相已昭然若揭,但當那幕最核心的場景中於真正拉上帷幕正式上演,還是強烈的撼動讀者的心(因此,不建議先閱讀有爆雷之嫌的導讀)。
- Oct 03 Fri 2008 21:51
米雪兒莫倫《娜芙蒂蒂》:埃及深宮內的城府心機
大塊出版
若是提到以埃及為題材的歷史小說,眾多讀者一定會聯想到法國作家克里斯提昂‧賈克(Christian Jacq)。不過我在國中時買的拉美西斯首部曲《光明之子》並沒有引起我的興趣,反倒是愛上了如今覺得其實不是很埃及的電影《神鬼傳奇》。一直到這一陣子,我都還沒有真正讀到一本令我喜愛的「正宗」古埃及小說。直到我發現了這本《娜芙蒂蒂》。
好一陣子前,在家附近的文具店偶然看到《娜芙蒂蒂》這個充滿異國風情的書名(是的,我的歷史就是這麼差,根本就不知道她是傳奇的古埃及王后。直到我查了資料,才發現她正是那著名的半身像的本尊,請見本文附圖)。從書架上抽出,封面實在是太令人驚艷了。華麗、神秘,毫無疑問的古埃及風情。
- Sep 29 Mon 2008 11:30
海莉於安德魯洛伊韋伯60歲生日音樂會的演唱

而經常被樂迷拿來和如今是一代跨界天后的韋伯前妻莎拉布萊曼相較的跨界美聲小天后海莉(Hayley Westenra),這次也在受邀演唱的眾星之列,她也挑戰了前輩莎姐的經典名作《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下面讓大家體驗一下海莉在這場音樂會中演唱的三段歌曲,因非正式錄影而畫質及音質不盡完美,不過至少能讓沒能親臨盛會的我們稍解遺憾。
話說海莉其實演唱過不少韋伯的作品,因此莎拉布萊曼和海莉各自的詮釋版本也經常被拿來比較。本站近期將整理出一篇兩人皆詮釋過的曲目比較,敬請期待XD。
- Sep 26 Fri 2008 19:29
保羅奧斯特《巨獸》
073§ 巨獸 Leviathan /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皇冠即將於10月出版
自從擔任客座社課講師的曲辰大力推薦下閱讀了保羅奧斯特的代表作《紐約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後,就深深的愛上這位後現代文學名家(具小說家、詩人、翻譯及電影編劇等多重身分)的作品。
《紐約三部曲》是所謂的「超推理小說」(meta-mystery或meta-detective-fiction),它不僅是佈局精巧的推理小說,更融入高超的後設文學技巧。乍看之下豪無關連的三篇短篇,在讀到某關鍵人名及物品後出現極為劇烈的轉折,瞬間將三部曲串連為一;而且十分弔詭的是,結局必須回到一切的開端!而這本獨一無二的經典作品,就連書評也非常奇特:「謎團的謎團」(mysteries about mysteries,其實這也就是「超推理小說」的其中一個要素)、「熱軟派」(原文「soft-boiled」,原意為「半熟蛋」,但這邊刻意和推理小說之「冷硬派」之原文「hard-boiled」相對故如此譯之)以及「推理小說及新小說(nouveau roman)的混合物。無論是否是推理小說迷,這本獨特作品毫無疑問的是人生必讀!
- Sep 19 Fri 2008 22:01
史考特史密司《絕地計畫》
- Sep 12 Fri 2008 07:19
兩位跨界鋼琴家:William Joseph與邁可森Maksim Mrvica

像我從小對音樂有興趣,主動要求學鋼琴。但沒有天分就是沒有天分,加上後天努力不足,10幾年下來自己都覺得彈起琴來不僅技巧不佳,就連詮釋也聽不出感情。目前已呈現荒廢狀態,僅偶爾興起彈幾首簡單的音樂劇選曲或跨界音樂自娛。結論就是,如果能力不足就還是聽別人彈來得比較輕鬆愉快,而且明明自己不怎麼會卻還可以在這邊評論別人(噗)。
前幾年以「鋼琴玩家」形象紅極一時的邁可森(Maksim Mrvica),1975年生於克羅埃西亞。九歲開始學習鋼琴,即使在戰亂時期受困於地牢八天,天花板已被砲彈轟炸而片片剝落,每天七小時的鋼琴練習卻不曾間斷,甚至還在戰地中舉辦音樂會。他的音樂風格橫跨古典及電音,不僅擁有耀眼外型,也具高超演奏技巧且獲獎無數,包含1993年札格拉布音樂比賽鋼琴大賞、1999年魯賓斯坦鋼琴大賽(Nicolai Rubinste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首獎、2001年巴黎龐拓斯鋼琴大賽(Pontoise Piano Competition)首獎等。

下面就附上這兩位演奏家魅力四射的演出。看完這兩位鋼琴型男的精彩演奏後,除了讚嘆「彈鋼琴的男人最帥」之外,不知道各位是否已在心目中對兩人做出一番評比了呢?歡迎各位一起分享心得喲!(我個人比較喜歡William Joseph,我想應該是因為幕後功臣David Foster爐火純青的製作以最適合他的曲風襯托出他的風格特色。)
- Sep 07 Sun 2008 16:30
平山夢明《他人事》
- Sep 04 Thu 2008 23:39
電影《鮮胎活剝》(Inside):孕婦不宜的極限驚悚
- Aug 30 Sat 2008 13:13
凱絲萊克斯《人骨密碼》:和藏秘骸骨的零距離接觸
皇冠出版
畢業旅行時買的《Bones to Ashes》才剛讀了幾章,就發現前一集的中文版—《人骨密碼》以經出版了。只好暫先捨棄前者。
- Aug 25 Mon 2008 23:50
凱瑟琳詹金斯《Rejoice 歡顏》及《Sacred Arias》

相較於較容易以華麗璀璨的音色吸引樂迷注意的跨界女高音們,凱瑟琳的女中音身分並不是特別討喜。之前也有不少人質疑她純粹是複製眾多跨界歌手已走過的路線,甚至認為她的成功很大的部分源自於外貌。不過,在聽了這張《Rejoice》專輯後,我對她有了全然不同的觀感。
在《Rejoice》中,凱瑟琳詹金斯終於找到自己的風格,挑選的曲目也不再是熟悉跨界音樂的歌迷光是看就會膩、而可能根本不適合她的音域的「必唱經典」。
下面就讓大家自行評斷囉。
下面就讓大家自行評斷囉。
- Aug 18 Mon 2008 21:08
小兒職能治療實習雜談
在小兒職能治療實習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一天到晚會在出力時說「欸咻」。因為許多搞不清楚活動情境(context)或是口語指令理解不足的孩子,若用「欸咻」之類的狀聲詞提示他們出力會有不錯的效果,所以老師們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狀聲詞。像是某老師會說「欸咻咻~」,另一位老師則是用「ㄟ甭~ ㄟ甭~」或是「一酒苦~ 一酒苦」。我也被老師傳染了,在帶團體治療時常動不動就說「欸咻」,就連僑生們也入境隨俗了XD。
前幾天,一位同學在推開討論室很重的門時下意識的說了「欸咻」,後來我們才突然驚覺最近越來越常在治療以外的時間說「欸咻」了。我也突然想到前幾天我在推門時自己也說了「欸咻」,扛起東西時也說了「欸咻」…….真的是太恐怖了。
- Aug 15 Fri 2008 19:33
愛德華霍克《山姆霍桑犯罪診斷書1》
- Aug 09 Sat 2008 14:22
雷布萊伯利《闇夜嘉年華》:瑰麗詭譎的黑夜之夢
- Aug 08 Fri 2008 23:17
莎拉布萊曼再度為奧運獻唱
跨界天后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繼1992年於巴塞隆納奧運和卡列拉斯(José Carreras)連袂演唱由前夫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所譜寫之閉幕曲「Amigos Para Siempre (Friends For Life)」後,再度於2008年北京奧運和中國歌手劉歡一同在開幕典禮演唱壓軸主題曲「You and Me 我和你」。為了這首歌曲的神秘感,北京當局可說是保密到家,一直到最末彩排才宣布演唱人。
這次莎拉使用非常多的假音。而這首歌曲也是莎拉首度演唱中文,雖然僅有短短的一句「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而且部分咬字不是很標準,但還是有一種獨特的風韻。姑且不論音響效果,光是現場華麗的舞台與聲光特效就令人驚艷。
不過話說在http://www.sarahbrightman.co.uk/forum.php論壇上,引發了兩極化的評論。不知道各位歌迷的看法如何呢?
下面就附上這首2008年北京奧運主題曲「You and Me 我和你」現場演唱影片與MV,也順便讓大家重溫莎拉於1992年於巴塞隆納奧運的演唱及MV。
- Aug 01 Fri 2008 22:39
威爾基柯林斯《月亮寶石》:英國推理小說的前身

風雲時代出版
T.S.艾略特說:「凡是現代偵探故事中一切優秀的和動人的東西,都可以在《月亮寶石》中找到」,而推理名家桃樂絲榭爾絲(Dorothy L. Sayers)則認為《月亮寶石》「或許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偵探故事」。或許這樣的讚譽令人覺得略有誇大之嫌,但能足以讓讀者一窺其重要影響力。雖然第一篇推理小說是由美國的愛倫坡所創作,但威爾基柯林斯因其名作《白衣女郎 The Woman in White》而被視為「英國推理小說的祖父」(grandfather of English detective fiction)。
- Jul 25 Fri 2008 19:57
莎拉布萊曼電影「Repo! The Genetic Opera」歌曲首度曝光
天籟歌后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首度跨足大螢幕,萬眾期待的電影處女作「莎拉布萊曼之生化歌劇 Repo! The Genetic Opera」中的歌曲首度曝光,包含莎拉布萊曼演唱的「Chase the Morning」及「At the Opera Tonight」。曲風和歌迷們熟悉的莎拉簡直毫無相似處,不仔細聽甚至還有可能認不出來呢。
不再多說,下面就附上這兩首歌曲。另外還有三首歌曲的試聽請點此連結,密碼為「gen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