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58 告白 / 湊佳苗
時報出版 

  《告白》這本書帶來的衝擊性實在是太驚人了!如此震撼的萬鈞筆力,真的讓人很難想像是作者湊佳苗的處女作。

  全書由一位甫喪女的國中導師森口於離職前對全班學生所說的「告白」作為開場。雖然一開始令讀者摸不著頭緒,但卻營造出一股山雨欲來之強烈氛圍。

  原來,森口老師的愛女並不是喪命於意外,而是出於蓄意的謀殺。而這起事件的兇手,竟然就是班上的某兩位學生!對少年刑犯制度了解甚深的森口老師,打算在這天對他們施以難以想像的「制裁」……

  這樣的情節看似如《肅清之門》之類的校園喋血,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制裁」完全不見絲毫的血光,不過作者藉由層層疊疊的精緻架構,讓這起事件激起的餘波並不僅是蕩漾,而其實是引發連串驚人事件的致命催化劑!

  本書由不同的視角延伸出的數個段落串起。同樣的事件,由不同角度詮釋讓情節一再的翻轉,令讀者從頭到尾都驚訝不斷。沒有任何一個角色的觀點是讀者完全可以認同的,相反的;他們每個人都在心中黑暗的一角潛伏著惡意,他們的所作所為也都在某種程度上藏著私心。究竟是可悲、可憐、情有可原,還是可恥、邪惡與罪不可赦?到最後,一切的道德判斷似乎皆失效,只剩下一片曖昧與疑惑的迷霧籠罩不散。

  閱讀這本《告白》,會令我聯想到宮部美幸。也許湊佳苗的筆調並不像宮部美幸那般溫暖,風格也不是那麼純的社會派,但她們都非常關注日本現代社會中充斥著的道德難題與法律制度盲點。她們皆以犀利筆鋒分析殘酷的兇殺事件背後相關人物的心路歷程、各自觀點以及在「事件」發生後生命產生的變化。而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喜愛何種類型故事的讀者,幾乎全會在閱讀她們的作品時體會到一股難以言喻的魔力,讓人非常自然的融入故事情境中;書中人物的熟悉感會讓我們想起身邊的人,書中的事件會帶給我們宛如切身體驗的臨場感,也開始煩惱自己究竟該如何在這樣的處境做抉擇。

  我對第一部中針對電視劇與漫畫中的「麻辣教師」提出的觀點印象非常深刻。可不是嗎,我們看到的總是這些「熱血」教師與問題學生的互動中最戲劇性的一刻,但是他們在真正的課堂中還能這麼吸引學生嗎?中斷課堂進度的激情說教,難道會對始終被忽略,但卻是最應該受到尊重的努力守本分之「中庸」學生有任何的助益嗎?其實,書中幾位角色之所以會做出這麼極端的行為,正是因為想要擺脫平凡、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啊。

  湊佳苗完全不會對自己的讀者施予任何一絲的憐憫,而是以最純粹的殘忍灌溺。爆炸性的結局作者處理得非常俐落,但驚人的心理性壓迫令人幾近窒息。

  《告白》不僅徹底的挑戰讀者的道德倫理,也毫不留情的將讀者逼向戰慄耐受之臨界點。沒有做好被徹底轟炸的心理準備,請勿輕言嘗試!

 

點此至博客來購買本書湊佳苗歷年作品《告白》電影DVD

 

附錄影片:松隆子主演之《告白》電影版預告片

 

 

內容簡介:
  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殺人者的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說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