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觀眾票選百大電影經典名句第21名:A census taker once tried to test me. I ate his liver with some fava beans and a nice Chianti. (有一個調查員想要測驗我。我把他的肝扮上蠶豆,配著一杯Chianti美酒吃了)    1991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紅龍》(Red Dragon)、《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及《人魔》(Hannibal)這三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構成「人魔三部曲」。【2007年資訊更新:新增加了第四部作品《人魔崛起(Hannibal Rising),為三部曲的前傳】

 

 

一般人對於「人魔三部曲」的印象始終停留在電影「人魔」的最具代表性之一幕:漢尼拔萊克特博士(Dr. Hannibal Lecter)的人腦大餐。事實上,「人魔三部曲」能具有如此經典的地位,原因不只是極度驚悚的震撼。在看似由血腥組成的架構內,還有許多值得讀者及觀眾細細品味之處。

 

有機會認識這系列迷人的作品,是一次偶然在圖書館看到舊版的《紅色龍》小說。當時《紅龍》電影版剛下片數個月,出於好奇的心理閱讀原著。沒想在翻譯頗糟的情況下,這本小說強烈的引起我的著迷。接下來尋找全套作品開始閱讀,隨後也將電影版欣賞完。

 

究竟這三部曲小說有何迷人之處?在近期大量出版的犯罪、驚悚、推理類型的小說中,它又是如何顯露出它的獨特呢?

 

 

首先是人物刻畫深刻成功。書中的食人魔:萊克特博士是名心理學博士,藉著他的專業協助警方偵查變態犯罪。作者將他塑造成極端深沉冷靜的人,但時則不動聲色的激動。讀者對於他的極高品味皆留下深刻的印象。喜愛古典音樂,曾是交響樂團贊助人,時常出席高水準音樂會。萊克特博士尤其喜歡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書中誤譯成『多變金三角』)。他喜歡品酒,烹飪美食,有極高的文學造詣,記憶力驚人,擅長繪畫,精通義大利文,還具有優雅的風度。

 

光是這樣的設定,就足以使萊克特博士突出於眾多的虛構犯罪者之中。而且,作者的人物設定也不是隨便用幾句話交代過去(如同大部分的本格推理),而是不明說,直接利用情節發展、角色的對談及抽離性的客觀描述角色的行為舉止,而使人物的特色直接滲透出書頁。

 

吃人對於來克特博士而言,似乎不是出於精神上的變態,而是一種品味的顯現、對於禮貌的最高尊重。書中藉由看護拔尼之口,解釋了萊克特博士「只吃他最討厭的沒有禮貌的人」。有一次,因為在音樂會上一位長笛手不斷出錯,稍後萊克特用他的內臟作成美食宴請樂團董事會。

 

 

再者,作者湯瑪士哈里斯 (Thomas Harris) 的敘事功力十足。他在1973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黑色星期天》就瘋狂暢銷,改編成電影。他使用出奇冷靜的獨特筆法,不帶感情、甚至傳來刺痛的冰冷的筆調描述令人震撼的情節。他對人物內心的描寫能完全掌握,各種正常或精神異常的心理都活躍眼前,帶領讀者進入書中人物最深沉的心靈角落。他彷彿是一位心理分析師,影響各個人物性格發展的成長經驗在小說中逼真的呈現。

 

 

《紅龍》中,哈里斯採用了跳躍式的三線敘述。讀者隨著情節主線,跟著探員的腳步抽絲剝繭。就在情緒快要繃裂時,敘事線突然跳到兇手那邊,毫無準備的陷入兇犯的黑暗內心,帶著窺視的心情透視兇手的成長經歷。而第三條故事線則是萊克特博士不時出乎意料出現的駭人言行。這種獨特的傑出手法同樣沿用在《沉默的羔羊》裡,並且更加精湛。萊克特博士在獄中和女主角克蕾瑞思史達琳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藉著心理學的透徹分析,直擊人內心的最深處,令人在閱讀時也坐立難安。

 

另外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原創性的經典佈局。殺人魔萊克特博士雖然因為被診斷為精神失常而被囚禁獄中,但警方在面對毫無線索可循的變態殺人狂時,也只能尋求他的協助。他的行動雖被限制,卻讓人覺得他的力量無窮。他雖不得自由,卻玩弄警方。

 

這個獨特的形象隨後遭到許多恐怖片或推理小說的模仿,有名的例子有英國作家米涅渥特絲(Minette Walters)獲得1993年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的推理小說《女雕刻家》(The Sculptress)

 


  警方求助於獄中的殺人魔的情節也從此多次出現在電影裡。恐怖片《驚聲尖叫》(Scream)中有一段一位電影迷諷刺許多恐怖片的情景,《沉默的羔羊》也被提及。甚至老片重拍的《德州電鋸殺人魔》(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也標榜是《沉默的羔羊》的靈感來源。日本本格推理作家有栖川有栖在作品《第46號密室》(46番目の密室)中也安排了一段郭德堡變奏曲與萊克特博士的情節。日本推理作家舞城王太郎的作品《黑暗中的孩子》也有許多向《沉默的羔羊》及《人魔》致敬的橋段。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三部曲的內容吧。


 
§首部曲~《紅色龍》1981出版(電影名『紅龍』,改為前傳)

 

[啟示錄12:3-4] 這時天上出現了另一個奇異的景象。有一條紅色的巨龍出現,牠有七頭十角,每個頭上都戴著冠冕。牠的尾巴將天上三分一的星掃落地上。巨龍站在那正在臨盆的孕婦面前,等著要吃掉她生下來的嬰孩。

【註:聖經說撒但是紅龍、古蛇和魔鬼。撒但在啟示錄中被描述為七頭十角和七冠冕的紅龍。】
 

  就在食人魔漢尼拔萊克特被捕入獄之後不久,出現了一位他的崇拜者「牙仙」。這個瘋狂殺手專門在月圓之夜,進入生活美滿的中產階級家庭中,以殘忍的手段將受害者凌虐致死。兩個月之內已經有12人受害,而且可以確定的是,為了滿足他的慾望,他還會繼續不斷的屠殺無辜者。

 

    警方辦案陷入膠著,希望能藉由洞悉連續殺人魔心理,而掌握兇手身分。此時FBI想到的第一人選就是之前因逮捕萊克特博士而差點喪命的警探:威爾葛倫罕。他在逮捕萊克特博士的行動中身受重傷,而且懊惱當時擔任犯罪心理顧問的萊克特博士就在他身邊,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他,還向他請教案情。再加狗仔隊偷拍他在醫院的慘況,葛倫罕已退休,和心愛的妻兒在鄉下平靜的生活。

 

FBI高層柯勞佛先生親自說服葛倫罕再度出馬。他到亞特蘭大及伯明罕兩處的犯罪現場,假想自己為兇手,藉由犯罪心理的模擬發現不少新的證據。但是,許多證據很難串起,因為畢竟對手是名變態的連續殺人魔。很快的,他發現如果要逮到這名變態殺手,就必須求助於一位同樣一樣具有高度智慧、心靈同樣扭曲的變態殺人魔漢尼拔萊克特。

 

萊克特博士在這部小說中發揮不大,僅僅偶爾出來製造緊張而已。但是讀者對於他犀利又令人恐懼的言詞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看看威爾葛倫罕第一次到獄中探訪萊克特,離開時萊克特的驚人一句: 

 

「威爾,你知道你如何抓到我的?因為你我本是一丘之貉啊!』 

 

書中盲女麥麗芭的角色令人能體會盲人的內心世界,寫實而不刻意憐憫。在觸摸老虎並且聽牠心跳的那幕,令人深深感受到生命中的希望。

 

 

作者在此書中將兇犯「牙仙」描寫為顏面缺殘、飽受祖母虐待的人。疑似有精神病的祖母開老人院維生,但是管理不周。「牙仙」從小就在老人堆裡成長。作者精心描寫牙仙雙重人格的交戰,令人心驚。牙仙再黑暗童年時,童年祖母的權威形象化身成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名畫「紅龍」(見下三圖)潛藏在他心裡。當在電影版中看到他為了毀掉人格中的「紅龍」吃掉名畫「紅龍」時,真的受到很大的震撼。而牙仙在攝影公司工作的情節也造成獨特的佈局關鍵,結尾的推理令人出乎意料。就在讀者/觀眾以為即將結束時,劇情卻突然劇轉,張力十足。

 

               

「我從來沒看過項你這樣髒的孩子!」阿嬷的聲音有點露風,「去把剪刀拿來!」「不要!阿嬤,不要!」他喊。「快點拿來!」……「把它放在你小雞雞下面,用力!」阿嬷命令。「不要!」「會不會痛?下次你再尿床,我就把它剪掉!明白了嗎?當個好孩子!」

 

很可惜的,皇冠出版社目前的版本仍是舊版,翻譯品質不佳(有些文言文)。比較推薦新版電影版【註:『紅龍』最早的電影版本為1986年的『Manhunter』,2002年重新推出由愛德華諾頓及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Red Dragon』。本文指後者】,其精采的推理十分出色,結局的意外性十足!此片終於扳回口碑,恢復《沉默的羔羊》的水準。

 

 

最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作者還特地為電影版加入眾所期待的萊克特被捕過程。影迷可以一窺萊克特博士神秘的家中佈局擺設。結局時,萊克特的一句「等一下!她叫什麼名字?」也巧妙的將時間線和《沉默的羔羊》串起。

 

 

附錄影片:《紅龍》電影預告片

 


  

◆請續閱讀下篇

 

點此至博客來購買原著小說《紅色龍》電影《紅龍》DVD《紅龍》藍光BD湯瑪士哈理斯歷年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leslie 的頭像
    blueleslie

    藍色雷斯里的陰暗地下室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