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心得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推理小說在台灣這幾年蓬勃發展,但是相關的電影向來都只主打卡司、獲獎或者裡面的情色/恐怖元素,反而從來不會打著原著的名號或者至少在內容簡介說明一下此為 「mystery」、「suspense」、「thriller」之類的。因此,這兩部情節架構及拍攝手法皆極佳的推理電影,在台灣的宣傳變成焦點全部集中在前者的裸露/性愛/同性場景,後者則關注於喬許哈奈特只圍著浴巾演了近半部戲。或許這樣會吸引比較多人的目光,但是相對的會使mystery迷觀眾損失許多欣賞到佳片的機會。

 

  下面就分別介紹兩部電影。 

 

赤裸真相(真相何在) (Where the Truth Lies)

導演、編劇:
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A級控訴、意外的春天、色情酒店)

演員:凱文貝肯 Kevin Bacon(神秘河流)、柯林佛斯 Colin Firth(BJ單身日記)、艾莉森羅曼 Alison Lohman(火柴人)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暑假,照慣例又是努力去尋找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來欣賞。

我非常喜歡讀完小說後找電影版來看,一方面可以享受影像化的樂趣,一方面又可以分析小說和電影的表達差異。

下面就推薦幾部我覺得非常精采的電影給各位參考。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部細膩的電影改編自崔西雪佛蘭的同名暢銷小說。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是荷蘭畫家維梅爾(Van Vermeer)最具代表性的名畫,常常和達文西的 蒙娜麗莎 相提並論。兩者都是一名謎樣的女子,帶著似有似無的神祕微笑,讓人不禁好奇這些名畫背後的故事。

 

        雪佛蘭採用神奇的角度切入。她著迷維梅爾的畫作,用巧妙的筆法將維梅爾的眾多名畫用故事情節串起,畫中人物注入了靈魂。主角葛麗葉的個性鮮明,是極度想掌握自己命運的女性。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向十分喜歡印度充滿靈性的音樂。關於之前我也寫過一篇對印度音樂的體驗。而恰巧因為一些因緣際會,發現電影中的印度歌舞場面十分華麗,和大家分享幾段。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身為推理小說迷,早在 達文西密碼 的中譯小說尚未在台灣引噼全面性的風潮之前就因偶然在報上看到的廣告而購買了這本讓人讚嘆的小說。

        此書引起全世界廣泛的討論,除了真正沉迷於書中的懸疑情節華麗場景中的推理過程的推理小說迷之外,其實有許多有心人士刻意用放大鏡去檢視此書。指出書中關於藝術品或者建築物知識之錯誤宗是非常好的評論,但是某些宗教界或者信仰人士一味的指責此書,我覺得十分莫名其妙。

        人人都有信仰自由,大家也都知道 達文西密碼 是本虛構的小說。為何就只因為書中顛覆傳統教義的內容會引起他們這麼激烈的反彈呢?更何況,書中的觀點十分清楚:耶穌是人是神其實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世人皆認同他是充滿智慧、對信徒有所啟發的賢者。這不就是宗教最基本的信念嗎?書中也提到,佛祖由蓮花而生、耶穌在水面行走……這些神蹟傳說的真實性根本就不會有人想去探究,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寓言(寓意)性,以及能使信徒產生善念。

        因此,雖然在PTT電影版看到許多負面的評價,以及讀到坎城影展時毒蛇影評人對此片發出噓聲的報導,我還是花錢進戲院體驗。

        觀影過程中,只要有和傳統基督教/天主教教義相違背的情節出現,就會有幾位想必是虔誠教徒的好事人士嘖嘖出聲表示輕蔑。我覺得很奇怪,既然早就知道這是部顛覆傳統的電影,如果自己不願聽見不同的聲音,就不要進戲院嘛!自己表示輕蔑就算了,還要影響到其他人的觀影情緒…… 

        進入正題。我覺得依照一貫的原則,在觀賞此電影之前還是得先讀過原著小說,而且必須對於基督教/天主教有一定的認識。很幸運的,我這個無神論者在小時候被眾多長輩灌輸了佛教/道教的大量相關思想的同時,我的牧師舅舅也提供我一堆聖經相關故事書籍。因此,我對於進入 達文西密碼 的情境不會很吃力。

        在電影院,可以很明顯看到許多多少是抱著趕流行心態而來的觀眾。一邊看一邊向同伴抱怨看不懂,許多人直說劇情很悶。當在解密碼的過程出現 李奧納多 時還引發一陣笑聲。想必發笑者認為的笑點是將李奧納多狹窄的認定是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而不會聯想到 達文西密碼 的關鍵人物達文西的全名正是 李奧納多達文西。也許這可以反映出還是有一些人對於電影/小說中的文化情境沒有最基本的認識。

        想想看,如果對於達文西的認識僅止於蒙娜麗莎,那看到電影中羅浮宮館長將自己將死的身軀擺成達文西著名的人體比例圖時,怎麼能在電影字幕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了解如何聯想到達文西呢?如果對於聖經中最後晚餐的故事無所了解,如果不知道誰是抹大拉的馬利亞,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不認識,那又怎麼能夠了解聖杯的意義、以及抹大拉的馬利亞怎能引起如此的震撼呢?

        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事前的功課是必要的。最輕鬆的看電影的目的就是享受書中那些文字呈現、台灣人不太熟悉的藝術品、建築物等等全都化成具體的影像在大螢幕上出現的震撼感。在短短的兩個半小時中,觀眾隨著電影遊歷了英國、法國,造訪了神祕美麗的教堂,進入了可能一生都不會進入的羅浮宮……這種經驗在電影中是很罕見的。

        全片大致來說算是忠於原著的,不過在幾個不需要修改的地方大肆修改也是讓我小感驚訝。選角方面,由於我一向不喜歡湯姆漢克,所以他是全片我唯一覺得不合適的演員(他在片中始終是皺眉的表情)。女主角的法國口音沒有刻意修飾,算是頗有特色的地方。在此片導演Ron Howard執導的另一部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中也有出現的Paul Bettany飾演的白子隱修士Silas表現極為搶眼,而甘道夫”Ian McKellen的演技還是一樣精湛。

        對照幾處和原著不同的地方,個人認為比較失敗的有幾處:法舍在片中成了主業會員,和原著中的設定大不同。還是覺得原著中法舍最後的作為展現人性中光明的一面。蘇菲的身世正如同被蘋果日報爆的雷所言,莫名奇妙的變成不是索尼耶赫的孫女了。西拉和黑密的互動也改變了。原著中兩人都被老師設計得很慘的敘述比較有吸引力。在羅絲林的尋找終點也改得頗怪,突兀的增加了神祕的地下室,還故弄玄虛彷彿符合詩文敘述。羅絲林教堂中的年輕管理員其實是蘇菲的弟弟的情節也改掉了,反人增加了有點俗套的錫安會成員大集合故作感人。老師身份揭露的那幕原本可以呈現出很高的意外性,但是處理完黑密後直接拍出拐杖的拍攝手法實在是太虛了。

        另外也有感編後變得比原著還讚的部份。像是蘇菲最後叫住蘭登,很可愛的用高跟鞋在池水上沾晃後說我不行的情節對於了解耶穌基督“walks on water”的典故就會知道其中的涵義。此段蘭登對於耶穌是人性或神性其實並不重要的探討深得我心。而且原著中兩人深情擁吻約定下次約會的俗套情節也高明的帶過。

        其他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改編其實無關緊要,像是羅浮宮中的情節刪減了一些,西拉在玫瑰線下找到聖經經文提示時也改成去質問正在連絡錫安會的修女是否會背。

        全片最讓我感覺值得花錢進戲院的部份就是眾人皆給予極高評價的最後一幕了。站在壯麗的倒置金字塔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卑微。此段的完美運鏡技巧先從平視改成俯望,穿梭到地下層後對照著刀刃與聖爵守護伊門宅的詩文,隨後快速進入倒置金字塔的底下,全片中心的神聖女性的美麗石棺橫躺在下,然後再迅速仰望繁星,她中可安息,仰對星空。這串完美的鏡頭同時搭配著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絕佳配樂,先是低音大提琴緩緩奏出被壓迫的淒美主旋律,隨著鏡頭弦樂伴奏逐漸明顯、急促、繁複,接下來雄壯的管樂及合唱團的拔高人聲逐漸加入,帶來宛如救贖的感受,頓時全身雞皮疙瘩大起。在PTT上還有影迷說因為此段而流淚的呢。

        因此,撇開此書/電影引起的爭議,放開心胸的進入這架透華麗的故事中吧!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入侵腦細胞(The Cell)

導演:塔森杜德沃 (Tarsem Duamdwar)  
主演:珍妮佛羅培茲 (Jennifer Lopez)  、文斯范恩 (Vince Vaughn)  

發行年份:2000() 2001()

凱薩琳狄恩(珍妮佛羅培茲飾)是一個心理學家,她正在進行一種全新心理治療實驗。藉由一種新的科技,可進入另外一個人的腦中世界。之前凱薩琳只在一個昏迷的孩子身上,用過這種潛意識的方法,希望能讓他清醒,回到他憂傷的雙親身邊。 

但是當狡猾凶殘的連續殺人犯卡爾史塔(文森唐諾費瑞歐飾),也同樣陷入昏迷情況,當時他的最後一個受害者仍活生生地被困在一個隱密、充滿機關的牢籠中。聯邦調查局探員彼得諾瓦(文斯范恩飾)找上他最後的希望-凱薩琳,請她幫忙。諾瓦說服了凱薩琳進入史塔令人發狂的腦海中,尋找他囚禁受害者的地點。 

凱薩琳勇敢的同意進入兇手的心靈,探索那詭譎的幻影與詭異的祕密。但這個心靈與她以往所經歷過的完全不同,它邪惡、強大且充滿恐怖的影像和思想,連凱薩琳的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脅,因為她也將成為他虛擬的獵物。

雖然《入侵腦細胞》在美國上映之初,打出的噱頭是《駭客任務The Matrix》加《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http://blog.yam.com/blueleslie/archives/315251.html )式的電影,但影片在故事情節上,卻遠遠不及前兩部電影的精妙構思。不過這部同時具有科幻及懸疑驚悚推理元素的電影的確帶給我一次很不一樣的電影經驗。

這個獨特的劇本吸引了得過多項大獎的廣告及MV導演塔森注意,塔森以拍攝出許多令人屏息的影像聞名(他的許多作品目前已成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永久典藏)。因此電影進入到變態殺人魔的內心後,超現實的場景詭譎陰森,每一個畫面都夢幻得如同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的畫作。變態殺人魔就是這個內心世界的主宰,童年被虐待的不堪回憶、失落已久的兒時純真、現在的殘酷暴虐全部都不協調的共存在這個世界。

在卡薩琳的內心世界,則是夢幻的粉色系,同時閃耀著光芒。雖然這段的設計就顯得有點俗套,但是當卡爾入侵她的內心的那段畫面非常華麗。

電影可圈可點的藝術模仿之處,至少被影迷們能指出出處的就有十幾處,比如其中一匹馬瞬間被玻璃塊切割成數段而不死的創意據說來自於英國最當紅的裝置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著名作品《鯊魚》。又比如,片中一個女子受虐畫面,女孩子頸上手上都綁了銬鏈,那女孩子所站的姿態則像是模仿印象派名家竇迦(Degas)的雕塑芭蕾舞者

整體的來說,我對此片的

負面評價:

1.    殺人魔的兒時創傷經驗(traumatic experience)過於薄弱且流於俗套。

2.    警探的辦案過程可以發揮更多。

3.    珍妮佛羅培茲不知為何講話時都軟軟的、小小聲的,令人有種莫名的惱火。她還是專心唱歌比較好。

4.    卡薩琳的內心世界太過於純粹甜美,和她的堅毅個性不太搭調。而且裝扮太像聖母,不僅突兀,宗教意味也太濃。

5.    警方到卡爾的家中,赫然看見貼了滿牆的照片。這是精神分裂症的代表性症狀,將他人看似無意義的各種照面貼滿整個房間的所有角落,並且在上面用筆加註。我覺得這一段可以處理得更清楚、更駭人一點。像是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的處理手法就非常完美。

正面評價:

1.    運用了關於精神疾病的知識,如精神分裂症者喜歡漂浮的感覺等等。

2.    殺人魔的設定獨特,對於驚悚畫面毫不避諱的直接呈現。害人氣氛十足。(卡爾喜歡將挑選的年輕女性囚禁在玻璃牢籠裡,提供衛浴設備。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定時裝置就會開始灌水,然後停止。這樣的過程經過多次,被害者在害怕下次的灌水時應該會崩潰。最後被害者會被溺死。卡爾就用漂白水處理屍體,將她當成洋娃娃擺弄。然後用鐵鍊勾住穿在身上的超多鐵環,以特製器械將自己懸空吊起。一面享受劇痛和漂浮感,一面褻瀆屍體。)

3.    殺人魔卡爾內心世界充滿強烈的對比,讓人非常不舒服卻又驚嘆導演創造出的超現實魅力。詭侷的光線,卡薩琳如仙女般的長紗飄逸在逆向重力的華麗構圖,卡爾化身為上帝時裝華麗、面容暴虐、手段殘酷的多重對比,禁錮著童年悲慘回憶的血腥浴室裡壁紙斑剝,內心扭曲黑暗的層面藉由重重機關及恐怖的會動洋娃娃呈現。在這個世界裡的畫面都美得很虛幻,令人印象深刻。

4.    殺人魔演技不錯。畏縮、缺乏自信的一面,以及造型詭異、從暴虐行為中將自己認定為上帝的狂傲,穿著華麗、面帶怪異微笑同時殘忍虐待進入他內心的警探……卡爾多樣、風格迥異的各種特質都精準呈現,幾乎認不出是同一個人演的。另外小聲的說,我覺得演關在玻璃牢籠裡的受害者那位演技也頗讚。

結論就是,雖然此片劇情薄弱,但是特殊的超現實畫面非常值得一看。而且殺人魔將驚悚的氣氛營造得不錯。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mistic river.jpg

神祕河流 (Mystic River)

 

原著小說:臉譜出版,丹尼斯翰  (Dennis Lehane) 著,點此至博客來購買本書勒翰歷年作品

 

*電影版全美首週票房第五名,榮獲金球獎戲劇類最佳男主角西恩潘,最佳男配角提姆羅賓斯。並榮獲奧斯卡六項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其中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獲得奧斯卡獎!

 

*原著得獎記錄不斷!Anthony AwardBarry Award的最佳小說獎、Massachusetts Book Award的小說獎!

 

吉米(西恩潘)、戴維【小說譯:大衛】(提姆羅賓斯)和西恩(凱文貝肯)本來是童年玩伴,一起度過街頭嬉戲的歲月。怎知造化弄人,在一次遊戲當中,綁匪當著吉米和西恩的面帶走了大衛。在經過幾天殘酷的虐待經歷後,戴維雖然逃脫成功,但這段不堪的往事卻使三個人的友誼蒙上了陰影,彼此漸行漸遠。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