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不夜城Sleepless Town / 馳星周
不夜城三部曲之首作,電影版由金城武主演。此書當年在日本推理小說榜銷售成績極佳,亦獲得推理獎項。然而,《不夜城》和傳統推理小說有著極大的差異。《不夜城》給我的印象是以夜的純黑作底色,潑灑上鮮紅血光與烈愛,再以冰冷憂鬱的寶藍繪出輪廓。

此書以日本歌舞伎町為舞台,描寫日本、台灣、香港、中國等幫派的權力爭奪,充斥暴力與扭曲的激情。男女主角皆是混血兒,書中呈現出他們被父系與母系兩邊的祖國排斥,漂泊而沒有歸屬感。

這是一本玩弄心機的作品。一切人際應對皆是算計,以利益為唯一考量。在這裡,沒有所謂的朋友,就連「自己人」也無法真正信任。真摯的愛情也在此變質,而顯得殘酷悽涼。

《不夜城》揭露的是最真實的殘酷,最黑暗的生活。沒有心理準備,請勿輕易嘗試。情節層層逆轉,出人意料。結尾駭人而感傷,帶著冷冽的美感。

順帶一提,電影版固然有呈現出原作的神韻,但情節刪減及修改處極多。



149一袋白骨Bag of Bones / 史帝芬.金Stephen King

美國版的封面確實製作得十分完美:色彩瑰麗正如書中情節,湖面漾起的漣漪象徵著過去發生的那場事件激盪出更複雜的餘波,帶有寒意的枯樹宛若一切的沉寂與失落……(全文詳見http://blog.yam.com/blueleslie/article/11269547 )

150
CLT (Pars Vite Et Reviens Tard) / 弗雷德.瓦格斯Fred Vargas
越來越喜歡瓦格斯的作品風格了。這本既暢銷又獲得許多獎項的作品,已被改編為同名電影。

注重直覺、步調緩慢的亞當斯柏格探長,原本只是為了安撫驚慌的婦人,卻察覺其說詞有其需要注意之處:神秘的左右反寫之「4」的符號出現在多處民宅的門口,宛如「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的不祥。

同一時間,以向路人誦讀廣告為業的男子,一連收到神祕難解但又氣氛詭異的文字,經過不斷的推敲,竟發現是抄錄自描寫瘟疫的古書中的文字。

信中預告的時間到來,謎樣的連續殺人魔現身。瘟疫會再次籠罩巴黎嗎?

瓦格斯以自己考古學出身的豐富知識,將瘟疫的歷史與迷思融入劇情中,氣氛懸疑驚悚。謎團設計精巧,高潮迭起。最後在真相揭示後,讓人感到悲憫與哀愁。



151瓶中美人The Bell Jar / 希薇亞.普拉絲Sylvia Plath
電影《瓶中美人Sylvia》原作,罹患憂鬱症的著名女詩人希薇亞普拉絲出版這本自傳性的小說一個月後即自殺身亡。

《瓶中美人》文字充滿詩意,以自我解嘲筆法訴說著生命中的種種。雖幽默笑謔,但其實是一段令人窒息的成長經驗。

書中主角艾瑟才華洋溢,但憧憬的愛情到頭來是一場又一場的欺騙遊戲,就連創作生涯也因申請寫作班遭拒而頓失重心。虛無感自四面八方襲來,生命之所剩顯得愈來愈沒有意義……普拉絲藉由書中角色頗析自己的精神層面,對於憂鬱症、舊式的電極治療等有深入的描寫。

對照現實世界的普拉絲,她在就學期間遠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結識了泰德修斯(Ted Hughes,享譽文壇的的英國桂冠詩人);兩人的愛情迅速發展,希薇亞不顧母親質疑而一心追隨修斯。婚後的她為了扮演好妻子的角色犧牲了自己的文采與未來,為了遷就丈夫的文學事業遠離故鄉負笈英國,後來隨丈夫移居鄉村。在種種壓力之下,希薇亞飽受精神官能症的煎熬,逐漸發狂、懷疑、詛咒、發楞……。在好友與丈夫通姦的事實曝光之後,她獨自帶了小孩落腳倫敦,身無分文且生活困頓的她,重拾筆桿寫作藉以賺取微薄薪資,並就大學記憶寫成《瓶中美人》一書。原本以為丈夫將回心轉意與她重拾舊愛,但在得知第三者懷了丈夫的孩子之後,希薇亞在1963211日以瓦斯自盡,時年30歲。



152殺戮之病(殺戮にいたゐ病) / 我孫子武丸
看到書上寫的介紹,心裡就已經有了底,心想:「嘖,大概就是『那個』了吧」。

這本書的本質十分簡單,就是腥羶的異常心理。打從書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兇手是誰了。接下來此書的情節分三線進行,一是兇手,二是兇手之母親,三是前警探與受害者之妹妹的調查。

由於核心本質過於單純,而且又不容易寫成傳統的解謎推理小說的形式,只好用「那個」的手法作為爆點。

但是,唔,這本《殺戮之病》的「那個」實在是安排得太糟糕了。我原本不會特別排斥有安排「那個」的(推理)小說,但此書的設計太刻意了。

真可惜,書中對於戀屍的異常心理描寫十分細膩,還有一段與教授對談變態殺人魔心理的情節也挺不錯的。就敗在不應該使用「那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