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貝塞尼家的姊妹 What the Dead Know / 蘿拉‧李普曼 Laura Lippman
漫遊者出版
我在想,若是本書的中文書名直接譯自原文的「死者所知」,或者換了一個沒有這麼具有藝術氣息的封面,說不定並不會令我一眼看見就起了興趣。
蘿拉李普曼在推理小說界是赫赫有名的名家,雖然在本書中譯本出版之前她的其他作品早已在台灣發行,但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這次換了出版社後,企畫真的做得不錯。用「帶有懸疑氣息的文學小說」包裝,會吸引比推理小說迷更多的讀者。確實,《貝塞尼家的姊妹》並不是傳統、單純的推理小說。
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練,瀰漫著冷澀晦暗的氣息。一樁被人遺忘的少女姊妹失蹤案、一段塵封數十年的秘密,全在一名神秘女子的車禍意外而重新攤展開。不僅有建構在謊言之上的謊言,甚至還有十分弔詭的謊言上的真相。
蘿拉李普曼的寫作功力在本書中可見一斑。時空場景巧妙的交錯剪接,並不時穿插不同人物的視角,同時以緬懷與懊悔的氣息貫串。故事似乎可以在這麼多個面向下各自衍生, 宛如爬藤般蔓雜,又具有自己的生命力。如果換一種手法來說同樣這個故事,大概魅力就會減半了吧。
謎團的建構及解構或許不是本書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但是無疑的令人感到震撼,並未情節添加了緊繃的懸疑張力。說實在的,在看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後,最終的謎底其實在我的意料之中而讓我小小的失望了一下(畢竟封底印的紐約時報書評說當讀者再次翻閱這篇故事,會讚嘆作者如此高明的欺騙了讀者)。但是,人物的內心及動機的描繪,以及真相背後隱藏的情感,才是真正動人之處。
李普曼以細膩的筆調描寫姊妹間難以言述的心結、虛有其表的婚姻、內心早已麻木的警探...,雖然呈現在書頁上的是凜冽沉重的壓迫感,但是仍隱約散發著一絲作者的溫暖關懷。
也因如此,《貝塞尼家的姊妹》的末段讓我覺得可以再呈現得更有深度些。或許作者擔心讀者無法一路承受這種壓迫感到最後,所以刻意把最關鍵的情節輕描淡寫的帶過。但是,既然前面花了那麼多心思塑造出所有人物的深度,最後卻沒有用同樣的深度去探討犯罪與欺騙後的心態,豈不是非常可惜嗎。
內容簡介:
當真相如此遙不可及,失去了妳們,人生該如何繼續下去?
就算要再傷一千遍的心,我還是希望有個答案......
三十年前,貝塞尼家15歲的珊妮和12歲的妹妹海瑟,在城裡的購物中心消失無蹤。警方竭盡所能調查仍毫無頭緒,也始終未尋獲屍體。這樁離奇的失蹤案,讓一個家庭從此分崩離析,也讓所有當事者從此活在歉咎與哀痛中。
而今,在一場公路車禍裡肇事逃逸、徬徨失措的女子,卻自稱是貝塞尼家失蹤多年的妹妹海瑟。沒有絲毫證據可以支持她的說法,但她卻對往事歷歷如繪,甚至知道一般人不可能得知的細節。
為何回家的路要經過三十年?為什麼事隔這麼久她才打破沉默?而這些年來她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最重要的,當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所有塵封的傷痛、謊言和祕密,因為女子的出現而再度開啟,這場延宕了多年的折磨,是否終能劃下句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