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少女的悲劇 Fractured / 凱琳.史勞特 Karin Slaughter
小異出版

 

  《少女的悲劇》是凱琳史勞特的「威爾.特蘭特/亞特蘭大城系列」之第二彈,在《虐殺三聯圖》中首度登場的特蘭特探長再度展露身手。

  本書以驚悚的事件作為開場,引出核心的少女失蹤謎團。當原本單純的事件隨著調查進展卻變得愈來愈複雜,作者也拋出兩個滿引人思考的議題。一是為人父母者若有一天突然被告知小孩死了,會有如何的反應?二是經歷殘酷事件的倖存者,是不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等於『事件前的他/她』已死?

  如同史勞特其他的作品,《少女的悲劇》除了主要案件懸疑引人外,在人物塑造上及人際關係上亦營造出極強的故事性。能將「警察程序」寫得如此巨細靡遺又不顯瑣碎,甚至讓細節為故事添加魅力者,大概也甚少有作家能和史勞特匹敵吧。

  威爾特蘭特這位書中的靈魂人物,一路牽引著讀者的情緒,來回探查線索與細節。史勞特又再度好好的「折磨」了他一番:他不僅得和充滿敵意的女警探搭檔合作,同時還受到童年的黯淡成長經驗糾纏。而在辦案的過程中,又得努力克服自己閱讀障礙/失讀症造成的自卑感,並想盡各種辦法掩飾自己的狀況……。

  在《虐殺三聯圖》的讀後中,我已讚嘆過失讀症警探這個設定真的是太特別了。很高興在這本書中,這個設定能有又更上層樓的發揮。如學校輔導老師針對失讀症的一段深入淺出的說明就滿讓人印象深刻的,更讓人驚訝的是原來其中也潛藏著找到事件真相的線索。

  此外,威爾雖然有閱讀障礙,但他運用優勢能力、代償策略及輔助科技後能投入於辦案,甚至因其圖像思考模式造就出截然不同的辦案風格等等描寫,也讓讀者嘆服。但史勞特也沒有過度神話主角,毫不留情的安排了因閱讀能力缺陷而導致錯失重要證據的橋段。主角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理性思考機器,而是有情緒也有弱點的平凡人,也讓整部作品更加貼近現實。

  最後想談一下「創傷經驗」這個早已被犯罪推理小說用到爛掉的議題,連帶的「兒時缺乏足夠的愛、受到身心創傷後,導致成年後的扭曲心靈」也似乎理所當然的成為變態兇手之所以成為兇手的標準解答。

  不可諱言的,《虐殺三聯圖》也跳脫不出這個窠臼,但滿有意思的是作者切入的角度。倖存者在案件過後一切就得到解決了嗎?史勞特在故事中讓幾位不同型式的倖存者自己呈現出較少人注意到的「事件後的故事」,讀完結局才驚覺其間的完美呼應,也讓淡筆輕描的結局留下強烈的後座力。

 

點此至博客來購買本書凱琳史勞特歷年作品 

內容簡介:
  安斯利公園裡豪邸林立,街道兩旁盡是綠蔭,為亞特蘭大最高檔的社區之一。但在一棟雄偉的宅邸中,於一名少女的奢華臥室內,女孩慘遭殘忍殺害。她驚嚇不已的母親站在走廊上的碎玻璃中,赤手空拳地殺了她女兒的兇手。
  喬治亞州調查局的威爾.特蘭特探員來此原本只是出於政治考量,打個照面,因為謀殺現場隸屬於亞特蘭大警察局。但特蘭特立即發現警察視而未見的種種蹊蹺,他在紛雜的鑑識證據和母親的震驚眼神中,察覺到細微線索。幾分鐘內,特蘭特便接手此案──他後來發現還有案外案。他確定另一名少女失蹤,而兇手則逍遙法外。當他們直搗失蹤女孩那高級的私立高中時,各種可能的動機和嫌疑犯紛紛現身,那裡是個名副其實的大熔爐,在教職員和學生間,為想擠進上流社會所使出的殘酷手段和性操縱層層交織。
  特蘭特手上只有些許線索,還得和恨他入骨的女警探搭檔辦案,身邊有眾敵環伺──但有種感覺緊咬著他不放,這個案子發生在最令人稱羨的家庭裡,深深切入完美生活的廢墟之內,赤裸展露其不堪的一面;在那,人類惡魔以復仇者之姿冉冉現身。

arrow
arrow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