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入夜 Into the Night / 康乃爾.伍立奇 & 勞倫斯.卜洛克 Cornell Woolrich & Lawrence Block
臉譜出版

 

        之前為了社課重新蒐集相關資料作準備,剛好也對冷硬派(hard-boiled)犯罪推理之下的一類次類型「黑色小說」(noir fiction)有了新的認識。而這本《入夜》的原作者康乃爾伍立奇,正是黑色小說史上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

        伍立奇最重要的貢獻是將懸疑氣氛巧妙地融入犯罪故事中,以「懸疑線」(the line of suspense)替代「故事線」(the line of story),因而影響法國名導楚浮、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等人,人稱文壇的「緊張大師」、影壇的「黑色電影」(film noir)之父。常以書名常含有「黑」與「夜」入題的伍立奇在晚期的生活也似乎呼應著他的創作,陷入壓抑及陰鬱的情緒中,逐漸失去創作的能量。這本《入夜》他在有生之年並沒有完成,僅留下殘篇。經過這麼多年,終於由被視為當代冷硬派大師的勞倫斯卜洛克接手完成,可說是話題性及象徵性皆十足的作品。

        雖然我沒有特別去追卜洛克的小說而只讀過幾本,但他的文字功力確實可在本書中略窺一二。卜洛克確實將伍立奇的風格掌握得精準到位,且將伍立奇空白的片段補綴得天衣無縫。當然,大家應該都很在意到底本書中兩位作者的創作各佔了多少比例。這點倒是不必特別擔心,因書末附有相關的說明。

        《入夜》的確是很伍立奇式的作品,才剛開場懸疑的氣氛就塑造得很好,讓人想要毫不間斷的讀下去。一場意外,讓女主角決心要盡力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但她卻沒料到,她的介入,卻讓許多人的命運產生了劇烈的變化,也包含了她自己……。當然,如果要仔細分析,本書的情節確實有不少比例倚賴於巧合。不過畢竟就故事性而言讀者並不會覺得不自然,驚奇不斷、轉折連連,的確是本扣人心弦的小說。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些細節,往往從一個小動作或是一道細微的思緒中,就能引出不少更深層的想法,也不禁佩服起作者(們)的巧思。

        就我目前所聽到的對本書之評價,全都一面倒的覺得本書情節實在精彩、文采迷人,但相較之下結尾就顯得有些薄弱。卜洛克本人也覺得不喜歡這個結局,但在創作本書時仍決定保留伍立奇的原始設計。但他也說後來他愈來愈後悔沒有放膽將結局整個改掉。當然啦,為了避免爆雷,我不在此直接談結局的內容。倒也不是說結局多差,但即便卜洛克精心的將之與前面情節中佈下的伏筆作了工整的呼應,仍不免令人覺得這樣的結局有些與全書整體的韻味有所衝突,而少了幾分餘韻。

        雖略有遺憾,不過畢竟這是原作者的立意,大概也只能這樣接受囉。不過這樣的小遺憾仍不足以破壞《入夜》的價值,全書整體而言依然頗值得一讀,讀者能一次親近兩位大師的風采,體驗這原本可能終將被埋藏的故事的深沉魅力。

 

 

點此至博客來購買本書卜洛克歷年作品

內容簡介:
  困在絕望深淵的寂寞美女瑪德蓮考慮自殺。她輕輕撫摸一把醜惡的左輪槍,那是酒鬼父親唯一留給她的遺物。她用槍管抵住太陽穴,扣下了扳機,只聽到清脆的撞針敲在空彈膛的聲音。
  自殺失敗讓瑪德蓮如釋重負,欣喜若狂,重拾了對外來的希望。她隨手把槍一拋──子彈卻以無比憤怒的速度擊發出去,不偏不倚的打中屋外路過的年輕無辜女子。她死在瑪德蓮的臂彎裡。
  這是《入夜》的開場,濃縮康乃爾.伍立奇寫作精髓的壓卷之作,塵封已久,未曾面世。伍立奇苦思多年,始終無法完成這本愛恨交織、懸疑激情的小說,在他死後,遺留下推理小說史上最深的遺憾。而這本凝聚大師心血的小說,由現今最具風格的推理小說作家勞倫斯.卜洛克續成出版,足可與伍立奇其他經典:《黑衣新娘》、《魅影女士》、《我嫁了一個死人》並列,絕不遜色。

arrow
arrow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