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毒巧克力命案 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 / 安東尼.柏克萊 Anthony Berkeley

遠流出版

 

我有好一陣子沒有讀這麼正統(本格),且樂趣完全在於解謎的推理小說了。

 

剛加入推理小說研究社的前一兩年,聽完社課發現自己沒接觸過的推理小說領域,就會興沖沖的找相關作品來閱讀,平時也會自己挖掘沒見過的類型。不過當各種次類型都嘗過味道後,我覺得我的喜好反而隨著了解愈多而變得愈窄了。到後來,我幾乎很少讀純粹只有解謎的純古典、純本格推理,融合犯罪、鑑識科學、法醫學、文學等類型的推理小說成為我的主食。

 

安東尼柏克萊這位作家可說是非常有遠見。他預言推理小說中的心理層面將超過數學成分,如今看來早已成真。而他以「法蘭西斯艾爾士」的筆名創作犯罪小說,也在此一領域造成深遠的影響。

 

或許是他預見純粹以詭計為核心的故事終會受到限制(還有什麼樣的詭計沒被用過?或者說現代作者中有多少人能設計出純粹原創的詭計?),他在這本經典作品《毒巧克力命案》中雖仍舊有著難解的謎團以及縝密的解謎,卻在其中諷刺推理小說的常用公式,甚至有些帶著後設意味的解構與玩弄。

 

《毒巧克力命案》在推理小說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想如果是喜愛推理解謎的讀者都會被其激發出一些想法。就我自己來說,我覺得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包著小說外衣的推理研究。

 

如果沒有親自讀過,真的很難想像光是玩弄那些推理手法就會帶來如此大量的樂趣。當然,本書中有著不少幽默的橋段令讀者會心一笑,不過真正的巧妙卻是在只消轉換觀點所謂的「破案真相」就會全然翻轉。在本書中,懸案一共破了六次!只要沒有新的證據出現,就會是完美無破綻的解謎。從這裡,我們也窺見很諷刺的一點:注重理性邏輯的推理小說,其實都是本著作者本人的解讀,其實許多線索並不一定只有一種解讀方法,還有很多沒能蒐集到的資訊或是錯誤解讀的細節會讓事件全變了樣。

 

這也讓我想到了研究統計。眾所皆知,實驗得到的數據是死的,要經過統計與解讀後才能具有意義。不過如此科學的統計手法,其實也可以被操弄,玩弄數字魔術或是採用不同的解釋觀點後,就會得到不同的詮釋。而《毒巧克力命案》中最終的壓軸解謎,根本就是研究方法中的「後設分析」(meta-analysis)概念,將前人的研究(推理)成果整合後分析,並探討各個研究的優缺點。

 

說了這麼多,幾乎都是推理小說迷的自high。不過,除了令人讚嘆的故事架構以及寫作手法外,這篇故事的情節本身之故事性也非常有看頭呢!非常排外、自視甚高的「犯罪圈」乃是由推理愛好者組成,成原職業包含律師、推理作家、演員等等。這場解謎競賽中,讀者會發現他們彼此勾心鬥角,醜態畢露,但卻又顯得歡樂逗趣。他們每個人的觀點或多或少都帶有些偏頗,但是也就是這些偏見,才會突顯出表面邏輯分明但骨子裡卻荒謬至極的反差趣味。也在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無法察覺的盲點,若不謹慎留意很可能就會被困在偏見造成的扭曲視野之中。

 

內容簡介:

  一位先生在他經常流連的私人俱樂部得到一盒別人寄給他朋友的巧克力,他帶回家之後,他的太太吃了巧克力卻被毒死了(包著酒的巧克力被巧妙的換了毒藥)。這是誰下的手?為了什麼?目標是要謀殺那位收到包裹的朋友,或者是死者的先生,還是死者她本人?受害人之死是意外的牽連,還是蓄意的規畫?又如何可能規畫?

  警方偵辦這個奇特的案件,立刻陷入了膠著,毫無線索與頭緒,不得不求助於一個由各種愛好推理藝術人士組成的業餘社團「犯罪圈」(Crime Circle)來幫助查案,不料其中六位推理小說迷竟分別找出六個完美的推理結論來;六個不同結論都能有效解釋案情,也就是都能合邏輯地「破案」。到底哪一個推理才是真相?或者都不是,事實另有面貌?
  安東尼.柏克萊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我個人相信,簡單純粹的犯罪解謎,完全仰賴情節設計而不擅角色塑造、行文風格、甚至是幽默感的小說時日,已經落在審判者的手中。偵探小說已經來到一個階段,未來偵探或犯罪的小說,吸引讀者興趣的,心理層面將超過數學成分。」歷史後來的發展,的確一如他所預見與所預言,這也讓我們再次看到安東尼.柏克萊廣受推理士林推崇的另一個原因:他總是能洞見許多當時並不明顯的事物。

  從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九年,柏克萊一直是個罕見的「二刀流」創作者,白天寫佈局奇詭的正統推理小說,晚上寫內心難測的犯罪心理小說,兩者都躋身該類型的巔峰,都是該類型屈指可數的重量級人物,這不能不算是創作史上一個奇蹟。而《毒巧克力命案》,正是安東尼.柏克萊在古典推理類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一切「數學式」推理小說的登峰造極之作。這還是柏克萊的「數學時期」,他那句出名的「心理層面將超過數學成分」的預言則還要晚一年才會說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