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巴斯特的耳朵 Busters Öron (Buster’s Ear) / 瑪莉亞.恩尼斯坦 Maria Ernestam
三采即將出版 

  本書是瑞典作家瑪莉亞恩尼斯坦的代表作,即將改編為電影。有趣的是,出版社在宣傳本書時的切入點是「美女作家」,讓我一開始對故事情節本身是否好看有些疑慮。其實讀完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精彩度非常夠,之所以採用這樣的宣傳策略,或許是她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的關係吧。

  《巴斯特的耳朵》是段以犯罪小說包裝的愛情故事。優美的筆調讓人沉醉,幾乎讓人忘了這些美麗的文字搭載著的是無盡的殘酷與悲哀。本書不僅完如一篇絕美的黑暗樂章,更蘊藏著無數巧妙的隱喻及潛意象。

  上一次讀到這樣美的犯罪小說是在什麼時候?我忘了。只慶幸,我並沒有錯過與《巴斯特的耳朵》的邂逅。

  故事的開場,我們首次見到本書主角伊娃。逐漸步往老年的她,有著一塊人人稱羨的美麗玫瑰花圃。玫瑰的芬芳以及伴侶稱不上親密但卻忠實穩定的陪伴,幾乎佔去她平靜的生命之所有。沒想到,孫女送給她的一本印有玫瑰圖案的日記本,竟然喚起她埋藏許久的祕密記憶,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全書是以伊娃的日記回憶及當下生活交織而成。「我在七歲的時候,決定殺死我的母親,而這個願望卻一直到了十七歲才實現」。作者以如此震撼的句子,開啟了這段晦暗的回憶旅程。

  伊娃的母親雖然並未對她施以任何肢體上的實質虐待,但她絕對有資格名列文學史上最邪惡的母親角色之一。社福制度多半關注兒童虐待(child abuse)及兒童忽略(child neglect),但像她媽媽這樣的行為卻處在一種難以界定的曖昧地帶。她宛如一朵帶刺玫瑰,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受到眾人的喜愛,但她的內在卻早已腐敗,尖酸的言語及刺人的態度,讓伊娃的成長充滿夢魘及陰霾。但是伊娃卻處在一種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狀態,雖內心被母親傷害得支離破碎,但仍在潛意識中愛著她、渴望得到她的愛。母女間的糾葛心結及對「美」的渴望,我們可以說《巴斯特的耳朵》乃是轉化自《白雪公主》的現代寫實童話。

  雖然讀者很早就知道伊娃犯下弒母之罪並默默守護著這個秘密,但《巴斯特的耳朵》的懸疑性依然極高,愛恨情仇種種的情緒皆掩藏在平和的外表下,但其實已屆飽和。日記與現在穿插的架構其實安排得非常巧妙,驚人的發展層出不窮,最後還出現類似推理小說中「敘述性詭計」的爆點,讓人久久才回神。真讓人懷疑,這樣幾乎不可能影像化的設計,要如何搬上大銀幕?

  「再怎樣大刀闊斧去做,天意仍決定了一切」。這段話,在書中數次出現;但每次都有著不同的涵義,也帶來不同的感受。毀滅由此而生,而救贖亦由此開始。這種相對的概念,也和貫串全書的「玫瑰」強烈的呼應。使用玫瑰、種下玫瑰、崛起玫瑰的時間點,都正是伊娃生命的重要轉捩點。集妖豔、純淨、蘊毒、幽香、神秘於一身的玫瑰,被作者拿來運用得淋漓盡致。

  美得令人痛心的終結,留下的是濃郁的餘韻;悄悄升起的一絲光明希望,更是觸動讀者的心弦。《巴斯特的耳朵》的冷調美感,實在令人難以忘懷。

 

內容簡介:
  一位擁有美麗玫瑰花園的女主人伊娃,多年來沐浴在花香之中。她察覺到,自己與一些很親密的人相處,似乎不及與花相處來得容易和自在。在她56歲生日那天,她怎麼樣也沒想到年紀最輕的孫女送給她的禮物,竟是一本有著玫瑰花叢圖案的日記本。
  看著設計精美的日記本,她開始提起筆寫日記,寫下一些她應該忘記卻怎麼樣也忘不掉的過去.......一段她與她漂亮、卻沒愛心又情緒複雜的母親的衝突回憶,一段深深烙印在她腦海裡的過去。
  在打開日記本後,伊娃在日記的第一頁上寫下:「我在七歲的時候,決定殺死我的母親,而這個願望卻一直到了十七歲才實現......」。
  自她懂事和有記憶以來,母親從來沒有照顧過她,甚至連一個小小的擁抱也吝於施捨。在她的印象中,母親永遠打扮地光鮮亮麗,活躍於交際應酬的場合。相反地,不愛笑也不愛說話的伊娃像個不討人喜歡的小女孩,她的母親總是在他人面前嘲諷自己的女兒,連帶的讓伊娃自己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個小怪人。更奇妙的是,每晚就寢後,都會有一個黑色人影坐在她的床邊,跟她說著鯨魚的故事。剛開始,她很害怕,也不敢跟別人說,但日子久了,她也習慣了「他」的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