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末日小鎮 The Last Town on Earth / 湯瑪斯‧穆倫 Thomas Mullen
木馬出版 

  本書取材自1918年於美國爆發的流感。由於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歷史的焦點幾乎全都放在戰爭上,就連文學也不例外(如海明威、費茲傑羅等這個時代的名家,都選擇在「戰爭」主題上發揮)。作者在中文版序中對這個奇特的現象做了一些闡述,非常推薦讀者先行閱讀這篇短文,對《末日小鎮》故事的時代背景與涵義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描寫傳染病的故事似乎並不多見,多半是融合些許科幻色彩的懸疑小說,像《末日小鎮》這種改編自真實歷史的故事因此更顯得罕見。而更難得的是,作者在這本處女作中並不僅是向這段被遺忘的歷史致敬,還非常高明的在故事中融入故事性與文學性。

  戰亂之下人心惶惶,一個幾乎可說是與世隔絕的伐木小鎮是故事的舞台。小鎮生活看似自給自足、和樂融融,但在戰爭與疾病的連番入侵下,人心也開始腐蝕變質。

  這樣的情節,令我聯想到犯罪推理名家米涅渥特絲(Minette Walters)的《死巷 Acid Row》以及恐怖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迷霧驚魂 The Mist〉(收錄於《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短篇集)。《死巷》中的封閉小鎮之失控盲從與集體歇斯底里、〈迷霧驚魂〉中的人心惶惶與對未知的恐懼及迷信,在這本《末日小鎮》中氣勢萬鈞的重現。

  在當年,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public hygiene)、傳染病學和現今相較是屬於剛起步的階段。在書中,醫師與居民皆做著他們認為可以阻擋「西班牙流感」散播的事,就當年的時代背景而言我們不能說他們是錯的。不過,當我們發現正經歷青少年與成人間轉換的少男被迫提早結束純真幸福的歲月、不願參與戰爭殺戮的人們被扣上「良心犯」的帽子,受盡身心折磨時,不禁反問就竟有多少罪惡是藉著「正義」與「公眾利益」的名號而得以付諸實行的?

  從山雨欲來的不安、引爆點的震撼、危機初現的恐慌、全面失控的疲乏到步往毀滅的壓迫感,《末日小鎮》從頭至尾皆彌漫著濃厚的死亡氣息與悲悔哀霾。這是部令人一進入後就會深陷其中難以逃離的崩毀史詩,簡練的文字句句犀利穿心,留下駭人的後勁。

 

 

內容簡介:
  在美國西北部深山裡有個特別的伐木小鎮,專門提供逃離暴力壓榨的工人安居樂業之地,不過對鎮長16歲的養子菲力普來說,這裡也是他生命的庇護之地,因為這裡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家庭溫暖與愛的地方。
  但是當流感在鄰近城鎮大肆蔓延開來,病人咳血窒息而死,奪走無數生命時,這個尚未受到波及的伐木小鎮,在恐慌之下,決定封鎖對外的道路,派員武裝戒備,讓全鎮孤立在森林之中,以求自保。
  這一天,菲力普跟他視如兄長的朋友葛拉漢,一起負責看守,卻面臨到一個兩難的抉擇:一個士兵在寒風中遠遠走來,咳嗽噴嚏不斷,懇求在小鎮借宿一夜。
  菲力普跟葛拉漢應該讓這個看起來生病的士兵進入小鎮,但令自己所愛的家人陷入被傳染的危險呢?還是為了保護家人,讓這個士兵在森林裡凍死餓死呢?
  小鎮從此捲入一連串無法阻擋的悲劇事件,居民必須面對人類最深層的恐懼,考驗人性對愛、家庭、友誼、社群與國家的價值觀,小鎮的存亡也遭受嚴重威脅,瀕臨毀滅邊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