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之大體室照片擷取自Findlay大學之網頁,僅供示意。


  二年級上學期的課程,總共有『解剖學』和『機能解剖學』兩門學科有進大體室實驗的安排。由於大體老師缺乏,一般非醫學系的醫學院學生都是看醫學系學生解剖後的大體。

 

  解剖學的實驗會有六個系的學生200多人同時擠在大體室,效果其實不太好,很難清楚看到。這次(也是第一次)的大體課程是基能解剖學的實驗,只有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兩個復健領域學系,雖然只有四位大體老師,不過上課效果勉強可說是比較好的。


        早上就在大體室外面穿上實驗衣,懷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解剖教室。一進去所看見的景象和我想像中的不太相同。

 

  解剖教室的隱密性很重要,因此所有窗戶都用特別的黑色百葉窗遮蔽。

 

  我以為一進去就會看到大體老師,不過進去才發現自己實在太呆了,大體老師雖然的確是在解剖台上,不過會用不鏽鋼櫃裝著。

 

  老師分配好組別後,要我們先讀貼在鋼櫃上的大體老師簡介,包含名字、生卒年與生平事蹟等等。我們這組的大體老師是位中年的計程車司機。

 

  接下來,我們為大體老師們默禱一分鐘。我覺得,自己實際身處在這樣的情境下,確實有種感動。

 

  本次的實驗主題是心、肺與血管。老師要我們把心臟和肺撈出來,跟著說明從哪裡撈。原來,每個解剖台底下擺放了三個塑膠桶。兩個沒有套塑膠袋的桶子分別裝盛著心肺與其他臟器(會令我聯想到埃及木乃伊製作時也會把臟器分開盛裝)。有套塑膠袋的桶子,則是裝著解剖過程中的肉屑。這樣的作法是為了表示對大體老師的尊重,在每學期課程結束後要把桶子內的臟器歸回原位,肉屑填回,最後將皮膚縫合,再送去火化。

 

  老師說,今年由於課程安排的問題,醫學系的學生可能會來不及縫合大體,這些工作最後可能會要我們來進行。另外,醫學院也會定期舉辦大體老師的追思會。

 

  由於我距離桶子最近,加上鄰近的同學似乎心情還沒有調適,我就蹲下去打開桶蓋,伸手從裡面撈出心臟放在解剖盤上。撈肺的時候重量超出我的預估,而且得小心的用兩手捧,不然似乎肺葉會散開。

 

  撈出的心肺拿去旁邊的處理槽清洗。處理槽是特製的,水龍頭的開關是用腳去踏的。

 

  再來就是打開鋼櫃,用捲的方式將黃色塑膠布揭開,再來把白布揭開,大體老師就呈現在眼前了。

  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震撼。也許和我的某件經歷有關吧。我媽媽大概在我國中的時候在我家樓下的紙類回收處發現了一本破舊的人體解剖圖譜,帶回家後我就拿來看。該有的震撼,也許在那個時候就表露完了吧。老是有人說,像我這種常常閱讀謀殺案與殺人魔故事(這是他們對推理小說的印象)的人,想必對於大體解剖這種場面視為家常便飯。(話好像不是這樣說的吧……)

 

  原本打算前一天晚上要仔細研究圖譜,不過因為學長請家聚,計畫因此打消。當我實際要把課堂上學過的、課本上以美美的繪圖清楚呈現出的構造、動靜脈等等找出時,發現先前所學似乎又印象模糊了。解剖室有很多圖譜架方便我們帶圖譜來對照,不過圖譜上的照片都是非常完美的,和我們實際見到的還是略有出入。

 

  老師一次也只能在一組講解,加上別組的同學又會擠進來聽,因此實在是非常的辛苦。角度不對或距離不對就會看不到老師正在講的地方,後來還是得靠同學們之間互相討論自己看得比較清楚的地方,求助於圖譜及老師,才能勉強進入狀況。

 

  或許是因為經常性的過敏鼻塞吧,福馬林的嗆鼻氣味對我影響稍小,不過有時候鼻子和眼睛還是會不太舒服。

 

  現在因為全世界的醫學教育似乎都有大體不足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提倡以教學影片、電腦模擬程式等等取代大體課程。然而,實際面對大體畢竟還是和虛擬或者錄影狀況不同。人體的動脈、靜脈、神經、甚至淋巴管,並不會像教科書上那樣以顏色區隔,全部都是黃色的。要分辨的方法也只有實際用手觸摸。摸過的觸感真的令我印象深刻,要忘掉應該也很難吧。

 

  每位大體老師的皮膚都會放在解剖台上(日後要縫合),許多人都訝異於皮膚的厚度,顏色有如滷豬腳的豬皮,厚度就像一般的皮製品。手指腳趾的部份有些會有點乾掉,皺縮硬化,有點像是黃白色的大葡萄乾。

  由於每位大體老師的解剖情況會有差異,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我們在不同組中到處遊走,努力尋找血管。由於下禮拜考跑台時就是用線綁住要考的部位,40秒要寫出答案,大家都想要趁著這個機會盡力多增加印象。

  比較特別的是我們看到其中一位大體老師有做心臟導管手術。心臟病的病患通常心臟會異常的大,很明顯的可以從那個心臟看出來。所謂的導管手術是指由於心臟的重要血管阻塞,就擷取一段橫貫大腿到小腿內側的great saphenous vein (大隱靜脈,為全身最長的靜脈),經由外科手術在阻塞的血管開出『替代道路』。要不是老師的提醒,我們根本就看不出那段血管是手術用來替代的大隱靜脈。所以該位大體老師的其中一隻腿就缺掉一段大隱靜脈。

  專業的內容就直接省略了。我在這幾個小時中體會到醫生動手術時的辛苦,也發覺手或腳的重量其實是很重的(一般我們抬別人的手時會因為他/她多少會使用自身的肌力,搬抬者不會覺得吃力。但是進行復健面對的可能是肌力不足的個案,就會像搬動大體老師的四肢一般感覺很重)

  直接跳到收尾吧。課程結束後,先把白布蓋回,用澆花用的灑水壺裝好特製溶液,均勻澆灑每個部位。再來將黃色塑膠布蓋好,關上不銹鋼櫃,就是整個的過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