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才一週,但所有課程也都不浪費時間的陸續進入狀況。被大量的專業科目轟炸下,覺得這一週的感覺好像大一的一個月這麼辛苦……

        不管怎麼說,還是大致介紹一下吧。 

★解剖學
        等到未來的實驗課就會看到大體了(←對這門課最大的期待)。課本還沒拿到,只看文字版的講義和投影片有點不方便。
        一堂課下來內容都很多,除了各部位的名稱,還要學習老師補充/課本上介紹的相關內容。
        機能解剖學先修的課程有一部分和目前的課程相通。其實機能解剖學因為注重成因及功能,就某種程度來講是比解剖學深入的。
        老師還介紹了各種更為深入的解剖學分支,才明白解剖學不是只有我們現在學的這些東西。
        印象很深的是,老師提到大體老師捐贈骨骼製作成標本時,頭骨的部位如何製作。頭骨(cranial bone,和顏面骨facial bone共同組成顱骨skull)由額骨、頂骨、蝶骨、顳骨、篩骨、枕骨構成,胚胎發育時各自生長,日後隨著成長逐漸癒合。製作標本時如何將這些骨分開呢?製作的方法是,從枕骨大孔(脊椎和頭部相接處)填入綠豆至裝滿整個顱骨,然後將枕骨大孔封住,將顱骨拿去水煮。煮的過程中,綠豆會均勻的膨脹,就會將頭骨的各塊骨頭分開了。感覺真是浪漫啊!
        另外還有談到關於臍帶血的迷思等等。
        拿到課本後,其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自己讀,老師在課堂上只是將專有名詞翻譯為中文,以及補充/澄清一些觀念及細節。

★生理學
        十月才會有生理學的進度。是需要做共筆(共同筆記,據說是醫學院的特色?)的科目。


★軍訓
        教官主要是從孫子兵法的角度,研究人生規劃的戰略。是個有趣的人。


★羽球初級
        第一堂課被塞滿整條走廊的想加簽的人們嚇到,後來老師抽籤決定。

        老師感覺非常認真親切。能選到這門課,感覺還挺幸運的。

        上課方式採取分組教學,從基本動作開始敎起。羽球我還挺喜歡的,不過都是自己隨便亂打。這次的課程希望能把基本動作學好。目前還不知道同組的大家程度如何,希望不要被我拖垮了。期中考試後老師說會依照程度分組,如果被拆散,就得重新認識新的同組同學囉。

        最大的挑戰就是期末考的比賽了。希望運動細胞不太好的我能夠順利達到目標。

★電腦輔具評估與應用
        系上的親切老師開的選修。輔具是職能治療的重點項目,但是到了教室發現選修的人出乎意料的少。

        前幾堂課老師從輔助科技簡介、國內外相關法規等談起。如果不是這門課程,我們很少會思索有特定障礙的人們如何去做我們一般所謂的日常生活活動。也是因為這門課,我們才了解聾啞人是如何使用電話、盲人如何使用電腦等等。(話說盲人電腦價錢在台幣20萬元左右)。我們也發現國內的法規制定是多麼的不適切。教育輔具只能在學校使用,就業輔具只能在工作地點使用。那麼,難道需要使用輔具的學生/工作者出校門/公司後就不需要輔具了嗎?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檢討的。
        輔具科技設計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通用原則(universal design)』,意指設計的產品無論使用者有沒有障礙皆可使用。未來我們會有兩次校外教學,一次去輔具公司,一次去聽障研究。據說可以學到聽力檢測、擺位機的使用等等。

★職能治療技術學1上及實習
        這門課有很複雜的理論部份,也有實際動手做的實習部份。

        第一堂課老師先簡單的介紹『活動(activity)』和『職能活動(occupation)』的分別。簡單的說,活動是無關情境的(context free),而職能活動有特定的人、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情境,並且強調自主性以及對個人的特定意義。
        未來這門課的大重點是活動評估。職能治療很大的重點就是評估活動,設計活動,藉由有目的的活動幫助個案適應社會、回復正常生活。不知道以後會不會養成『職業病』,看到各式各樣的活動時就開始分析評估(甚至研究需要用到的肌肉之類的?)。據說有項作業就是實際觀察評估某特定年齡層的人一整天的活動。
        二年級上學期的1上課程是比較簡單的。未來的課程會實際面對病人(個案),以及同學之間扮演個案及治療師等等。
        實習的部份老師提醒我們不是要我們成為藝術家,而是實際體驗我們要個案從是手工藝活動時,個案的感受為何。
        當然,如果學了皮革工、紙手工藝等課程後能自己做出華麗的作品,想必也是很有成就感及趣味的。

★肌動學(Kinesiology)
        也是需要做共筆的科目,由物理治療系的老師開課。肌動學是復健醫學的基礎學科,和生物力學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在國外的許多體育系紛紛更名為kinesiology學系,因此可以推知這是門探討運動的學問。

        老師提到許多運動選手為了鍛鍊臂力而勤做重量訓練。舉重的過程其實分為兩個階段,分別使用到兩條不同的肌肉。如果沒有正確的肌動學知識,一般重量訓練只會訓練到一個階段的肌肉,而另一階段的肌肉沒有訓練,這樣就會造成疼痛等運動傷害。而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的功用就是觀察問題之所在,修正其動作。當然物理治療師在運動處方的層面會比職能治療師來得注重。

        另外像是搭乘飛機時規定行李不得超過32公斤,其實不是擔心超過飛機的載重,而是生物力學、人因工程等學者由肌動學的角度求出人舉起行李且不傷害背部的平均極限。

        整個醫學院只有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學系學習肌動學,許多人其實不太了解這門學科。老師提到醫學系/護理系判斷出病人問題所在多半是經由生化的方式(驗血等等),而復健醫學則可以藉由這門學科,從外在的動作就可以判定問題之所在。

        另外老師還要求,必須到物理治療學系的肌動學線上論壇註冊,發表學習目標。日後在論壇上提問、討論的表現疑似會計入平時表現成績。

  

★生物科技、醫學與社會
        在醫學院人文館開設的小組討論通識課程,整堂課都聽得見外面傳來的倒扁活動聲響。

        這堂課採取主題討論,邀請各個領域的台大醫院醫師介紹一個主題,然後各小組提出要討論問題,接著分兩週討論,最後由該主題的專業醫師總結。

        老師挑選的主題都是和現代生醫/科技生活息息相關的,像是視力保健與近視手術、奈米科技、美容等等。

        不過由於是通識課,修課的同學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有時候會訝異於大家的思索邏輯相差很大。這堂課講的東西對醫學院/生農學院/理學院的學生來講會比較偏向常識,所以大致上不會學到很多東西。但是老師特別注重主動參與討論。

        第一堂課老師就『健康檢查』這個主題探討其迷思。我才發現,『健康檢查』其實並不是只有好處,很多黑暗面或者說看不到的東西是值得仔細思考的。礙於篇幅就不再詳細介紹了,總之得到的結論是健康檢查應該以家族/個人病史、當地盛行的疾病、能夠有效檢測(排除偽陽性、偽陰性等等)、能夠有效治療等等作為指標,不是越貴、越豪華的健檢就最適合。老師還提到定期健檢背後的一些矛盾,讓人驚訝是和以往既定的觀念大大的不同。


★機能解剖學(Functional Anotomy)及實驗
        物理治療級職能治療在二年級的最重點科目,和生理/解剖學使用同一本教科書。

        這堂課應該是二上所有的專業科目中最艱深的,又連續從上午第一節上到午餐時間結束,份量非常多,很容易覺得疲倦。

        肌能解剖學實驗就是進大體室。由於必須配合解剖研究所的課程,要等到十月底才會開始,而那時也已經是期初考的前一週了。而且那堂實驗課還調課到星期六……總結的來講,十月以後的課程就會每週進大體室,所以比解剖學的大體實驗更多。

        還沒上課之前,系上的老師就語重心長的提醒我們這門課一定要努力認真,千萬別有任何疏失。學長姐在暑假時幫我們上的先修課程就是一次震撼了,課程正式開始後當然沒有人敢掉以輕心。不過由於今年進度改變,先修課程的內容是其中考之後的範圍了。不過肌肉骨骼仍是全部課程中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主題。


★社會學丁
        系定必修,在心理系館上課。由於這門課也是物理治療、公共衛生、心理學系的必修,再加上又開放讓外系加簽為通識課程,因此小小的階梯教室塞滿了人。

        老師沒有準備Power Point投影教材,只挑部份重點寫板書。不過因為懶得擦黑板,寫到黑板沒空位時,就改用另一種顏色的粉筆重疊在第一層的板書上。

        因為沒有教科書,必須努力抄筆記。偏偏老師講話超快,往往抄的速度跟不上老師的講話速度,而且早上連續五堂課的機能解剖學讓大家疲倦無比,上起課來非常辛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