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推理小說迷,早在 達文西密碼的中譯小說尚未在台灣引噼全面性的風潮之前就因偶然在報上看到的廣告而購買了這本讓人讚嘆的小說。

        此書引起全世界廣泛的討論,除了真正沉迷於書中的懸疑情節華麗場景中的推理過程的推理小說迷之外,其實有許多有心人士刻意用放大鏡去檢視此書。指出書中關於藝術品或者建築物知識之錯誤宗是非常好的評論,但是某些宗教界或者信仰人士一味的指責此書,我覺得十分莫名其妙。

        人人都有信仰自由,大家也都知道 達文西密碼 是本虛構的小說。為何就只因為書中顛覆傳統教義的內容會引起他們這麼激烈的反彈呢?更何況,書中的觀點十分清楚:耶穌是人是神其實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世人皆認同他是充滿智慧、對信徒有所啟發的賢者。這不就是宗教最基本的信念嗎?書中也提到,佛祖由蓮花而生、耶穌在水面行走……這些神蹟傳說的真實性根本就不會有人想去探究,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寓言(寓意)性,以及能使信徒產生善念。

        因此,雖然在PTT電影版看到許多負面的評價,以及讀到坎城影展時毒蛇影評人對此片發出噓聲的報導,我還是花錢進戲院體驗。

        觀影過程中,只要有和傳統基督教/天主教教義相違背的情節出現,就會有幾位想必是虔誠教徒的好事人士嘖嘖出聲表示輕蔑。我覺得很奇怪,既然早就知道這是部顛覆傳統的電影,如果自己不願聽見不同的聲音,就不要進戲院嘛!自己表示輕蔑就算了,還要影響到其他人的觀影情緒…… 

        進入正題。我覺得依照一貫的原則,在觀賞此電影之前還是得先讀過原著小說,而且必須對於基督教/天主教有一定的認識。很幸運的,我這個無神論者在小時候被眾多長輩灌輸了佛教/道教的大量相關思想的同時,我的牧師舅舅也提供我一堆聖經相關故事書籍。因此,我對於進入 達文西密碼的情境不會很吃力。

        在電影院,可以很明顯看到許多多少是抱著趕流行心態而來的觀眾。一邊看一邊向同伴抱怨看不懂,許多人直說劇情很悶。當在解密碼的過程出現 李奧納多時還引發一陣笑聲。想必發笑者認為的笑點是將李奧納多狹窄的認定是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而不會聯想到 達文西密碼的關鍵人物達文西的全名正是 李奧納多達文西。也許這可以反映出還是有一些人對於電影/小說中的文化情境沒有最基本的認識。

        想想看,如果對於達文西的認識僅止於蒙娜麗莎,那看到電影中羅浮宮館長將自己將死的身軀擺成達文西著名的人體比例圖時,怎麼能在電影字幕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了解如何聯想到達文西呢?如果對於聖經中最後晚餐的故事無所了解,如果不知道誰是抹大拉的馬利亞,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不認識,那又怎麼能夠了解聖杯的意義、以及抹大拉的馬利亞怎能引起如此的震撼呢?

        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事前的功課是必要的。最輕鬆的看電影的目的就是享受書中那些文字呈現、台灣人不太熟悉的藝術品、建築物等等全都化成具體的影像在大螢幕上出現的震撼感。在短短的兩個半小時中,觀眾隨著電影遊歷了英國、法國,造訪了神祕美麗的教堂,進入了可能一生都不會進入的羅浮宮……這種經驗在電影中是很罕見的。

        全片大致來說算是忠於原著的,不過在幾個不需要修改的地方大肆修改也是讓我小感驚訝。選角方面,由於我一向不喜歡湯姆漢克,所以他是全片我唯一覺得不合適的演員(他在片中始終是皺眉的表情)。女主角的法國口音沒有刻意修飾,算是頗有特色的地方。在此片導演Ron Howard執導的另一部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中也有出現的Paul Bettany飾演的白子隱修士Silas表現極為搶眼,而甘道夫”Ian McKellen的演技還是一樣精湛。

        對照幾處和原著不同的地方,個人認為比較失敗的有幾處:法舍在片中成了主業會員,和原著中的設定大不同。還是覺得原著中法舍最後的作為展現人性中光明的一面。蘇菲的身世正如同被蘋果日報爆的雷所言,莫名奇妙的變成不是索尼耶赫的孫女了。西拉和黑密的互動也改變了。原著中兩人都被老師設計得很慘的敘述比較有吸引力。在羅絲林的尋找終點也改得頗怪,突兀的增加了神祕的地下室,還故弄玄虛彷彿符合詩文敘述。羅絲林教堂中的年輕管理員其實是蘇菲的弟弟的情節也改掉了,反人增加了有點俗套的錫安會成員大集合故作感人。老師身份揭露的那幕原本可以呈現出很高的意外性,但是處理完黑密後直接拍出拐杖的拍攝手法實在是太虛了。

        另外也有感編後變得比原著還讚的部份。像是蘇菲最後叫住蘭登,很可愛的用高跟鞋在池水上沾晃後說我不行的情節對於了解耶穌基督“walks on water”的典故就會知道其中的涵義。此段蘭登對於耶穌是人性或神性其實並不重要的探討深得我心。而且原著中兩人深情擁吻約定下次約會的俗套情節也高明的帶過。

        其他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改編其實無關緊要,像是羅浮宮中的情節刪減了一些,西拉在玫瑰線下找到聖經經文提示時也改成去質問正在連絡錫安會的修女是否會背。

        全片最讓我感覺值得花錢進戲院的部份就是眾人皆給予極高評價的最後一幕了。站在壯麗的倒置金字塔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卑微。此段的完美運鏡技巧先從平視改成俯望,穿梭到地下層後對照著刀刃與聖爵守護伊門宅的詩文,隨後快速進入倒置金字塔的底下,全片中心的神聖女性的美麗石棺橫躺在下,然後再迅速仰望繁星,她中可安息,仰對星空。這串完美的鏡頭同時搭配著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絕佳配樂,先是低音大提琴緩緩奏出被壓迫的淒美主旋律,隨著鏡頭弦樂伴奏逐漸明顯、急促、繁複,接下來雄壯的管樂及合唱團的拔高人聲逐漸加入,帶來宛如救贖的感受,頓時全身雞皮疙瘩大起。在PTT上還有影迷說因為此段而流淚的呢。

        因此,撇開此書/電影引起的爭議,放開心胸的進入這架透華麗的故事中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